「 一 個 抗 鬱 的 年 代 」
於二零零四年三月份發表的「中西區青少年健康調查」發現,近3000名學生中,兩成小學生及三成中學生有抑鬱症狀,指標高於國際標準。近年類似的調查,在香港屢見不鮮,反映情緒病的問題備受關注;加上不少人面對經濟和人際關係壓力的影響,受情緒困擾,卻沒有及早求助。根據醫院管理局早前的資料顯示,全港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新症,由1997年5,029宗急升至2001年11,227宗,升幅高達123%,可見香港人面對情緒病或處理情緒健康方面,已經亮起紅燈。
「病向淺中醫」的道理無人不曉,但可惜的是,不少人察覺不到情緒病的病徵,或一般人把病徵視為個人的缺點(如焦慮誤以為膽小,易哭的人就是懦弱),因而耽誤求醫的時間,加重了病情的嚴重性,甚至直到自殺不遂才知道自己患了情緒病。外地研究指出,情緒病患者於接受適當的治療後,成功康復的機會接近80-90%。若果大家能及早發現問題,悲劇便可減少。
社會大眾應該提升對情緒健康的關注。除了要正確認識情緒病之外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是預防情緒病的最佳方法。並且,我們需從根本著手,培養正面的情緒和樂觀積極的思想。
前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Martin Seligman倡議一門新的心理學概念和研究:正向心理學(Positive Psychology)。他呼籲同行正視心理學界的情況,過去心理學善於處理心理問題及精神病,但並未能引導人過充實、愉快和有意義的生活;正向心理學的概念和理論,則以研究個人長處、建立正面情緒和積極思維為重點。他曾做過一項研究,比較曾參加樂觀訓練課程的學生與沒有參加的學生,數年後,前者出現抑鬱症的比率,較後者少一半,這正是加強正面心理元素的顯注效果。
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報告「疾病所帶來的全球的損失」〈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〉,亦明確指出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排名第二的重要疾病。似乎我們正處於抗鬱的年代,如果學生接受了樂觀訓練,家長學會如何發掘子女的潛能,成年人能從生活中尋找快樂和人生意義、培養欣賞的心,這樣就如同為每個人注下心理疫苗,免致情緒問題來臨時,束手無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