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父母會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學習動機,讀書不懂自動自覺,經常為催逼孩子讀書而產生衝突。這一代的年青人常被看為失落的一代,缺乏人生目標和動力。很多僱主會埋怨僱員因循、沒有創意和自發性。凡此種問題,都與我們的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動力息息相關。
原來心理學一直都對這方面很有興趣,並且進行了很多研究。其中一項是將動機分為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兩大類。根據心理學家Kasser和Ryan的理論,外在動機(extrinsic motivation)的產生不在於活動本身,而是活動所帶來的結果。 外在動機通常是與追求名利、物質的擁有、地位、財富、形象等有關,是受安全感和自衛的心理需要所驅使,追求這些目標的人都是很在意別人的評價的。假使行為 帶來的獎賞消失了的話,活動本身也就即時失去了其魅力了:缺乏獎賞,學生不再用功讀書,僱員不再勤力工作。故此,外在動機不應被視為理想的誘因和推動力, 其自發性和持續性發展成疑。
相反,內在動機(intrinsic motivation) 是指對活動本身產生興趣,參予活動樂在其中,過程本身帶來喜悅和 滿足。通常這種動機是與我們的基本心理需要有關,如好奇、情感、成就、自尊、意義等。其中一個測試的方法是:如果明天你中了巨獎,這生也可極盡奢華,你會 立即辭去你的工作,放棄自己的事業,還是你會繼續工作,發展事業呢?前者顯示推動你工作的是外在動機,後者則主要為內在動機。
為何分辨外在和內在動是這樣重要呢?因為研究發現,擁抱內在動機的人更具活力和滿足感,較少焦慮和抑鬱的負面情緒,更多快樂和其他正面情緒,更高自尊感,更少健康問題和濫用酒精及藥物問題。這種人更多關注自己的個人成長和人生的意義,並擁有更親密而愉快的關係,更投入群體和樂於助人。而外在動機為主的人則更緊張別人的評價,較少生活的滿足感,較多煩惱和不快樂,人際關係較疏離。
參考資料 Sheldon, K. M & Kasser, T. (2001). Goals, Congruence, and positive well-being: New empirical Support for humanistic desires. Journey Humanistic Psychology, 41(1), 30-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