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下(Let Go)其實即是一種轉變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執著,或許是一個信念,或許是一種習慣,又或許是一分感情。合理的執著可以成為我們生活的原動力,可是有時候,過分的執著卻會變成一份盲目的堅持。
舉個例子,有些家長因為過分擔心孩子的成長,於是處處為孩子安排,孩子從來不用為自己負上責任,也不需要做任何的 決定,變成只知道依靠父母,卻不清楚自身的價值和能力在哪裡。這些家長過分執著於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,而忽略了孩子也有該盡的義務和該經歷的鍛鍊。孩子則 過分沉浸在無憂無慮的生活裏,耽於安逸拒絕成長。這樣的執著百害而無一利。再舉一個例子,人生有高有低,遇上低潮,難免會有抑鬱或灰心喪氣的時候,有些人 會經歷低潮,然後收拾心情,重新上路。但也有些人會執著於過往的失敗或傷痛中,難以走出低谷,陷入抑鬱的黑洞裏。要從這些過份的執著中解脫,巧妙就在於放 下。
英文裏有一個名詞,叫做 “comfort zone”。顧名思義,在這個「安全空間」之下,人們會習慣了某一套思想,情緒或行為模式。因為是我們所熟悉的,所以我們會有安全感。每當遇事,這套固有 的思想,情緒和行為模式都會自動啟動。可是並不是每個人的模式都是行之有效。以上所舉的例子就是一些構成問題的模式。
有一個佛家的故事,兩師徒走過湍急的小河時,留意到有位身懷六甲的婦人也要渡河,於是徒弟向師傅提議由他背上婦 人,助她過河,當徒弟完成任務後,便問師傅:「你一直也不許我們親近女色,何解剛才又准許我背她過河?」師傅回應:「既然你行動上已放下婦人,何以內心仍 未放下這女人呢?」。這故事正好說明追求改變和進步,首要明白「停」的藝術,停下思考對過去的執著,不再被過往陰影阻礙我們向前。這樣,我們才能打破固有 的自動裝置,放下固有的模式,立定決心和鼓起勇氣,踏出自己的安全空間。